第一工程机械网

挖掘机对比

洋马17挖掘机和徐工360挖掘机哪个好

洋马17履带挖掘机和徐工360履带挖掘机各有其优势和特点,选择哪个更好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预算、性能需求等多个因素。以下是对两款挖掘机的详细对比:

洋马17履带挖掘机

优点

高效能:洋马17履带挖掘机采用升级版液压系统,提供较大的挖掘力和抓取力,从而提升挖掘效率。

灵活性:该机型具有旋转半径小的特点,能在狭小空间中自如操作,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挖掘工作。

机动性:采用轮胎履带结合的设计,使其在各种地形上都具备出色的移动能力,满足不同工地的施工需求。

节能环保: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能根据工况自动调整发动机转速和燃油喷射量,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

操作便捷:配备人性化的操作面板和舒适的座椅,操作简便,有助于减轻操作员的疲劳感。

缺点

挖掘深度和承载能力较小:由于其小型设计,洋马17挖掘机的挖掘深度和承载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不适用于大型或深度挖掘作业。

价格较高:相比其他同类型号挖掘机,洋马17的价格可能偏高,对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维修成本较高: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技术,维修成本可能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保障和维修团队。

徐工360履带挖掘机

优点

强大的动力:徐工360挖掘机搭载高效可靠的发动机,提供高功率输出和强劲扭矩,能够应对各种作业需求。

高效的挖掘能力: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和优化的工作装置设计,挖掘能力强,效率高。

稳定的工作性能: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

人性化设计:配备舒适的驾驶室和可调节的操作台,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感,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精准度。

缺点

油耗较高:由于徐工360挖掘机动力较大,其油耗可能相对较高,对使用成本和环境有一定影响。

设备维护较复杂:拥有复杂的液压系统和机械部件,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维护成本较高。

运输不便:作为重型设备,徐工360挖掘机在运输方面可能存在不便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初始投资较大:采用先进技术和优质材料,初始购买成本较高,可能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构成经济压力。

总结

如果你的工程项目需要在狭小空间或复杂环境下进行挖掘作业,且对节能环保和操作便捷性有较高要求,同时预算相对宽裕,那么洋马17履带挖掘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的工程项目对挖掘深度和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且追求高效、稳定的挖掘性能,同时能够接受较高的初始投资和油耗成本,那么徐工360履带挖掘机可能更适合你的需求。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选择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偏好进行权衡。

VS

洋马17挖掘机和徐工360挖掘机产品的性能特点

洋马17挖掘机性能特点

VIPPS(3台泵控制各种动作)动臂及斗杆同时转动时依然平稳配置环保型发动机干净的排气和强大输出,以人为本的洋马C&S(洁净)发动机已通过有关排气及噪音限制的EU(欧洲)和EPA(美国)认证视野开阔,操作时安全而又舒适轻质的标准天蓬,防侧翻,防坠物,可防止操作员在工作时遭受人身伤害,没有阻挡视线的侧墙,工作起来既安全又有效。内含遥控液压手动控制;宽大的行驶踏板;脚踏板可折叠,使腿部空间更大;可用腕部控制操作纵杆,有扶手,可减轻长时间工作的疲劳。不受限制的操作空间虽属无尾回转型,其驾驶室具有此类机型中最宽敞操作空间,操作时方便无碍,座椅大,可减少作业时的压力盒疲劳腕部控制该小型挖掘机的手柄,可用腕部控制,扶手是用于精细操作。液压控制手柄易于调整推土铲。照明灯、空调、电器插座照明灯安排合理,扩大了操作员的视野,尤适宜于夜间工作。因工作灯嵌入在动臂上,防止了损伤。空调的功率强大,舒适度犹如身处一辆空调大巴。 电器插座安排合理,可供手机或其它电器充电之用。

徐工360挖掘机性能特点

环保型高效、低耗发动机。 · 全套进口液压元件、控制精良、节能可靠。 ·原装进口散热器,适应超强负荷及连续作业。 · 坚固耐用的关键结构件,国际品质的底盘配置。 ·强大的挖掘力、回转力及牵引力。 ·舒适的驾驶室、良好的视野及防护结构。 ·符合二次环保排放标准。 ·GPS卫星定位和远程监控系统。

洋马17挖掘机和徐工360挖掘机参数配置对比

设备名称 洋马17挖掘机 徐工360挖掘机
额定功率 10.1kW 184kW
工作重量 1620kg 37000kg
铲斗容量 1.6m³
最大挖掘深度 2200mm 7,423mm
关注度 76228 4850
更多洋马17挖掘机参数 更多徐工360挖掘机参数

洋马17挖掘机和徐工360挖掘机相关机型推荐

洋马17挖掘机和徐工360挖掘机产品相关资讯

徐工360挖掘机相关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徐工挖掘机资讯
相关对比 热门对比

CopyRight © 2000-2024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